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传媒业态发生了巨大变革。作为主要培养传媒行业人才的高校,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在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聚焦产教融通、供需融通、校企融通,实现专业体系与融媒发展匹配,培养模式与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符合,建设“特色鲜明、省内一流”的技能型高水平传媒高职院校。

  对接融媒发展,特色化精品化办学。学校自2018年起开展专业结构调整的探索,紧密对接融媒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挖掘学校在传媒职教领域多年深耕的资源优势,明确“传媒+艺术”为主的专业发展思路,撤并淘汰9个老旧专业,加强传统优势专业的内涵提升改造,陆续新增融媒体技术与运营等5个紧密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专业,同时将原本分布在七个部门的专业按照“重点突出、结构优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思路,以群建院成立新闻传播、播音主持与影视等五个二级学院,形成了学校—学院—专业教研室等3个层级的布局框架,着力打造新闻传播专业群、播音主持专业群等优势专业(群)。现有新闻采编与制作、播音主持、影视编导、摄影摄像、影视表演等26个在招专业,专业设置与融媒行业匹配度达65%,与服务十大新兴产业匹配度高达95.8%,形成高度对接产业发展、强调人才培养质量、以融媒特色树旗帜、以精品专业立王牌的特色化精品化传媒办学格局。

  创新“前堂后台”,培养融媒行业高技能型人才。学校着力培养融媒时代“德技并重、知行合一”的高技能型人才。针对生源类型差异化、融媒产业人才需求高精专的新变化,扩展、深化学校一贯以之的“前堂后台”人才培养模式,以三教改革拓宽“前堂”的广度,以产教融合挖掘“后台”的深度。前堂,即课堂,指理论教学;后台,不再局限于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囊括运用新技术新应用的融媒体平台、智媒体平台等,作为学生的实践平台。“前堂后台”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零距离”结合为原则,以教师与学生“双重角色”交叉互换为手段,构建模拟加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运行模式,培养融媒行业高技能型人才。该模式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学校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程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通过顶层设计,以合作共赢为目的,激励与约束相结合,聚力人才培养、品牌推广等校企合作交汇点,对接校企双侧需求,驱动产与教在人才培养、技术服务、资源对接等核心要素方面相互转化、互为支撑,有效地推进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衔接。学校与10余家企业开展了“引企入校”等多形式的校企合作。联合政府、行业、企业共建“中外人文交流全媒体产教融合项目”“广艺全媒体中心”“数字文创产业学院”等产教共同体。通过“共建、共享、共通”使行业新发展、新技术及时融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为“前堂后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保障,大幅提升了师生的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

  (作者徐振轩系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玉香系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李燕系教务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