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职业教育改革的“新引擎”
元描述: 深入探讨产教融合在职业教育改革中的作用,分析专业调整、校企合作、产业学院等关键举措,并结合案例解读产教融合模式的演化与创新。
关键词: 产教融合,职业教育改革,专业调整,校企合作,产业学院,现代学徒制,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近年来,职业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产教融合作为改革的核心抓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推进。从专业设置到人才培养模式,从校企合作到产业学院,产教融合模式不断演化,为职业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智力支撑。本文将深入探讨产教融合在职业教育改革中的作用,分析专业调整、校企合作、产业学院等关键举措,并结合案例解读产教融合模式的演化与创新,以期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专业调整:紧跟产业发展趋势
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需要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新兴产业发展,并鼓励职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
紧跟市场需求,优化专业设置
2021年《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优先发展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需要的一批新兴专业,加快建设学前、护理、康养、家政等一批人才紧缺的专业,改造升级钢铁冶金、化工医药、建筑工程、轻纺制造等一批传统专业,撤并淘汰供给过剩、就业率低、职业岗位消失的专业。
2024年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与2023年相比,新增专业点6068个,撤销专业点5052个。教育部支持增设集成电路技术、飞行器数字化制造技术、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等专业点2123个。同时,对供给相对过剩的专业,如大数据与会计、现代文秘、电子商务、旅游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空中乘务等68个专业,撤销布点2635个。
区域特色鲜明,专业调整更有针对性
根据各地产业特色,高校在调整专业和进行专业教学时,也显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 江苏: 作为制造强省、造船大省,江苏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由产业链链主企业、高水平高等学校、职业院校联合组建轨道交通装备、前沿新材料、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核心信息技术、现代农业等一批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 四川: 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食品轻纺、医药健康六大优势产业,农业物产丰富但综合生产效益亟待提升。因此,四川优先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医药健康等优势产业领域,加快发展生物育种、智能农机装备、养老托育、家政等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领域人才紧缺的专业。
- 深圳: 围绕“20+8”产业集群来构建和发展产业体系,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与空天、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等是深圳以超常规力度支持培育的产业集群。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新增集成电路工程技术、大数据工程技术、机械电子工程技术、新材料与应用技术、制药工程技术、智能网联汽车工程技术等9个本科专业,还开设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未来技术学院实验班),专业设置更加精细,也与城市产业集群建设与调整方向相吻合。
- 东莞: 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作为外贸大市,商贸物流和跨境电商发展迅速。东莞市技师学院共开设了智能制造、电子商务、交通运输、商贸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新技能学院六个学院53个专业,其中理工科专业占比77%,对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东莞支柱产业需求和当前产业趋势,打造适应制造业当家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的“引擎”
为了适应企业和产业需要,职业教育院校一直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各种人才培养模式,包括有工学结合、校中厂、厂中校、订单联合培养、现代学徒制、产业学院等等。
工学一体,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中山市技师学院高级实习指导老师梁嘉伟是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冠军。他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比赛经历,现在带学生尤其重视工学一体、产教融合。
“当年我读书的时候,学到的内容比较基础,五年制除了最后一年顶岗实习,中途四年有2个月时间去企业实习,实践内容也比较简单。现在从课程到实习实践,变化是非常大的,国家这几年一直在推动世界技能大赛标准融入课程教学,我们学校也做了几个创新的教学模式,学生出去实习可选择的企业更多了,学习的技术也更高更新。”梁嘉伟说。
中山市技师学院近年来致力构建“两双三同校企协同合作模式”,跟企业形成订单班的人才联合培养。“两双”是指双师双基地,“三同”一是将企业设备作为教学设备,二是跟企业的培训课程作为教学内容,三是将企业的管理文化作为班级文化,让订单班学生参与到企业的一些活动中,提前感受企业文化。目前合作企业包括亿洋楼宇、中国移动等。
学校正在推行“岗课赛证”的工学一体化课程,即课程一要对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考证内容,二是对接世界技能大赛标准,三是对接行业标准。学习完这样一门课程后,可以缩短到企业后岗位适应时间。同时,该课程会把企业的任务或难题变成教学任务,这也是目前许多职业教育院校的做法。
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的升级版
现代学徒制是国家2014年提出的一项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与订单班相比,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更高。作为老工业基地,黑龙江职业院校入选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数量居全国前列,当地有着许多经验丰富的技能人才。哈尔滨轻工业学校“博实班”采用“一对一、师带徒”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岗位技能培养,让学生全面了解企业文化、企业产品和生产操作规范,提升技能水平。
产业学院:产教融合的“新突破”
产业学院是近年来产教融合模式的创新之举,是职业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产物,旨在培养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产业学院+现代学徒制/订单班,双剑合璧
当前,采取产业学院+现代学徒制/订单班的形式是主流。不少受访人士认为,这是产教融合新尝试,相当于校中厂、厂中校的升级,不涉及校企双方资产或者法人主体的变更,双方资金投入的压力也没这么大。
一体两翼,打造产教融合新模式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在产教融合上提出了“一体两翼”的改革新打法,即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落地实践,成果显著
目前,这些政策调整在各地不断落地。
- 2023年,佛山纺织服装智造产教联合体依托广东佛山高明沧江工业园区、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等牵头成立,联合体内各类主体共商培养方案,实践中国特色学徒制、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产业学院等,学校与联合体企业紧密合作,将产业的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引入职业教育教学。
- 教育部数据显示,目前已建设8个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2个国家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28个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的能力不断增强。
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新引擎”,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专业调整、校企合作、产业学院等关键举措,产教融合模式不断演化,为职业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智力支撑。
未来,产教融合将继续深化发展,主要方向包括:
- 深化校企合作,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 加强校企双方在教学内容、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 建设高水平产业学院,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 探索建立更灵活、更有效的产业学院建设模式,促进校企双方深度融合,打造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一体化的产教融合平台。
- 优化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完善职业教育的政策保障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构建更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体系。
常见问题解答
1. 产教融合对职业教育发展有哪些意义?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抓手,可以有效地解决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脱节的问题,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 如何评价近年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成效?
近年来,产教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效,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培养了一批批符合产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智力支撑。
3. 产教融合存在哪些挑战?
产教融合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如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滞后、资金投入不足等。
4. 如何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
深化产教融合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共同努力,加强政策引导,完善制度保障,加大资金投入,推动校企双方深度合作,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
5. 产教融合对未来人才培养有什么启示?
产教融合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发展,为未来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方向。
6. 如何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需要加强政府引导,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
结论
产教融合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举措,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未来,产教融合将继续深化发展,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建设高水平产业学院、优化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符合产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